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带色有机物,以及有机物颜色总结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。
1、过氧化钠投入水中,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,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,因此滴加酚酞溶液变红;而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,能起漂白作用,所以溶液又褪色啦。写化学方程式时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,其实,反应实质是先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,然后过氧化氢再分解生成氧气。
2、两种观点都有道理,可通过实验证明哪种观点正确。实验方案:向已褪色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,若溶液又变红色,则证明观点1正确;若溶液仍呈无色,则证明观点2正确。
3、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加酚酞变红,是因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:2Na2O2 + 2H2O == 4NaOH + O2(气体),氢氧化钠碱性,使酚酞变红。
4、假设1:过氧化氢具有酸性,中和了NaOH 方案1:在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,溶液变红;加入过氧化氢溶液,溶液褪色;再加入NaOH溶液,溶液不变红。假设2:过氧化氢有漂白性,漂白了酚酞试液。方案2:在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,溶液变红;加入过氧化氢溶液,溶液褪色;再加入NaOH溶液,溶液不变红。
5、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,过氧化钠与水反应,生成过氧化氢与氢氧化钠。氢氧化钠为强碱,与酚酞变为紫红色。(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为无色,在碱性溶液中为紫红色。常被人们用来检测酸碱。)过氧化氢不稳定,会分解生成水和氧气。
6、猜想一:过氧化氢氧化酚酞使其失效。若再加酚酞溶液变红可证明。猜想二:过氧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酸性增强。若再加氢氧化钠溶液变红可证明。
***:AgI、Ag3POP4(黄磷)、溴水(黄--橙)、FeSAl2S甲基橙在弱酸性、中性或碱性环境中、某些蛋白质加硝酸。淡***:S、Na2OTNT、PClAgBr、浓HNO3(混有NO2)、浓HCl(混有Fe3+)、硝基苯(溶有NO2)。
Fe3O4 、FeS、CuS、Cu2S、CuO、Ag2S、PbS、FeO、MnO2 Ag2O、活性炭、从盐溶液中析出的银均呈黑色。IKMnO4晶体呈紫黑色。木炭、焦炭、硅呈灰黑色。
高中化学有颜色的物质 ①黑色:CuO、Fe3OMnO炭粉、铁屑 ②白色:AgCl、BaSOCaCOBaCO无水CuSONaOH、Mg(OH)KClOKCl等。③红色:Cu、HgO、Fe2O3(红棕)、Fe(OH)3(红褐)。④蓝色:Cu(OH)含Cu2+的盐溶液、CuSO4·5H2O。⑤紫黑色:KMnO4。
紫色: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(Potassium permanganate)为黑紫色、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,带蓝色的金属光泽;无臭;与某些有机物或易氧化物接触,易发生爆炸,溶于水、碱液,微溶于甲醇、丙酮、硫酸,分子式为KMnO4,分子量为1503400。熔点为240°C,稳定,但接触易燃材料可能引起火灾。
K+离子的焰色等。⑦ 以黑色为基色的物质 黑色:木碳、氧化铜、四氧化三铁、硫化亚铜(Cu2S)、硫化银、硫化亚铁、氧化银(Ag2O),铁粉,二氧化锰。离子在水溶液或水合晶体的颜色 ① 水合离子带色的:Fe2+:浅绿色;Cu2+:蓝色;Fe3+:*** MnO4-:紫色 Fe(SCN)3:血红色;苯酚与FeCl3呈紫色。
②物质基本上按单质、氢化物、氧化物及其水化物、盐、有机物的顺序排列;③许多物质晶状为无色,粉末状为白色,晶型不同可能有不同颜色;④硫化物和过渡元素化合物颜色较丰富。单质 绝大多数单质:银白色。
1、Fe3O4 、FeS、CuS、Cu2S、CuO、Ag2S、PbS、FeO、MnO2 Ag2O、活性炭、从盐溶液中析出的银均呈黑色。IKMnO4晶体呈紫黑色。木炭、焦炭、硅呈灰黑色。
2、紫色: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(Potassium permanganate)为黑紫色、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,带蓝色的金属光泽;无臭;与某些有机物或易氧化物接触,易发生爆炸,溶于水、碱液,微溶于甲醇、丙酮、硫酸,分子式为KMnO4,分子量为1503400。熔点为240°C,稳定,但接触易燃材料可能引起火灾。
3、液体:氯水(浅黄绿色)、Br2(液态、红棕色)、I2(紫色)、KMnO4(紫黑色)、CuSO4(蓝色)、FeCI2(浅绿色)、FeCI3(***)、其余多数为无色。
4、②物质基本上按单质、氢化物、氧化物及其水化物、盐、有机物的顺序排列;③许多物质晶状为无色,粉末状为白色,晶型不同可能有不同颜色;④硫化物和过渡元素化合物颜色较丰富。单质 绝大多数单质:银白色。
关于带色有机物,以及有机物颜色总结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